佛教雖然很早就傳入日本
卻一直要到西元8世紀的奈良時代,才真正開始在日本大鳴大放
當時以奈良的平城京為中心,曾一度發展出十分輝煌的佛教文化
在現今的奈良公園周邊,
除了有東大寺和興福寺可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證
其實還有一座當時同樣位列南都七大寺的元興寺
經歷千年風雪,如今默默地隱藏在奈良町民居間
元興寺其實原本不叫元興寺
寺廟的前身是西元6世紀末創建於飛鳥地區的法興寺
做為日本最初的正統佛寺
西元8世紀初遷都平城京才被遷移至現址並改名元興寺
意指佛教最初興盛之地
奈良目前同稱為元興寺的,有位於中院町的元興寺(極樂坊)與芝新屋町的元興寺(觀音堂),
其中極樂坊區保留了較多古元興寺遺留下的文物與古蹟
極樂坊本堂
做為佛法最初興盛處,元興寺的歷史就有點坎坷了
全盛時期的元興寺,據說鄰近現址的南北4町、東西2町都曾是舊寺地
規模之大完全不輸給鄰近的東大寺
然而進入平安時代,
隨著律令政治的廢弛與權力結構的改變,
缺乏政治靠山的元興寺開始漸漸衰敗
寺院經年失修、規模不復以往
極樂坊在創寺之初原是做為僧房使用,並不是元興寺原本的主殿
卻因為淨土信仰的盛行
讓原本收藏在僧房內的淨土曼陀羅也吸引不少信眾前來參拜
於是到了平安時代後期,
描繪淨土圖的智光和尚曾居住過的部分僧房便被修建為極樂坊本堂
本堂內開始供奉智光曼陀羅為本尊
衰敗的元興寺從此搖身一變,成為南都淨土宗的發祥地
在信仰上開始走入庶民之間,涅槃重生
極樂坊本堂與禪室(背面)
本堂與禪室在鐮倉時代曾經過大規模翻修,才成為現在的模樣
雖然是經過翻修,但當時使用的大多還是奈良時代以前的建築材料
長屋結構的禪室,又名春日影向堂
也是古元興寺僧房的一部分,平時不對外開放
屋頂上不同顏色的瓦片分別展現不同時代的製瓦技術,
最古老的褐色部分是從飛鳥時代就保存下來的
元興寺境內的浮圖田
可以看到2500尊石佛、石塔被整齊排列在一起供奉的畫面
元興寺的櫻花雖然不多,落櫻時節櫻花散落在浮圖田的景象卻十分震撼人心
法輪館-館內除了收藏有從元興寺的西小塔院搬來的國寶五重小塔、還有一些跟古元興寺相關的宗教文物
館內禁止攝影,有興趣的可以上元興寺的官網看看 https://gangoji-tera.or.jp/cn/watch/buddha.html
目前元興寺從奈良時代流傳下來並稱為國寶的,
就只有極樂坊本堂、禪室與法輪館裡的五重小塔
儘管數百年來,信仰在此不曾被磨滅
15世紀一場源於農民起義的大火,
卻重創了這座日本最初的本格伽藍
重要的中金堂、禪定院、智光曼陀羅真跡等付之一炬
從奈良時代留下的完整建築,只剩現今的極樂坊與觀音堂
19世紀,觀音堂也被燒毀
如今的元興寺只遺留下分處三區的元興寺極樂坊、東大塔遺跡、西小塔院遺跡
平城京已逝
影向櫻下浮圖田
歷經滄海桑田
卻依然銘誌著萬劫不滅的如來功業